第六百零六節鑼鼓一響角登場(二)(2 / 2)

所謂明星,其實就是影響力的人格化,它離不開傳媒、資本、團隊的扶持。但因為人格化的影響力與明星這個自然人關係緊密,所以很容易讓明星及其團隊模糊了兩者界限,忽視了同行者的存在,並產生了與真實實力嚴重不匹配的信心、野心、行為。

舉個例子,流量明星,不會台詞咋辦?配音!不會唱歌咋辦?修聲!長的醜咋辦?整容!啥都靠資本,你跟資本齜牙試試?更極端的,悟空、小丸子、鳴人、路飛的那些形象授權是啥?那就是影響力,那就是明星!看著沒,沒有真人也有明星。

即便是王艾這種身負強大技藝的明星其實也是如此,真正匹配王艾技藝的是啥呢?國家給的表彰、獎金、俱樂部給的薪水,這才多少呢?僅僅是王艾總收入的5%左右。而其他的什麼廣告代言了,這都是影響力的體現,換言之以王艾如今的能力和貢獻,他的影響力中也隻有5%是屬於他的自身實力,其他都是虛的。

很多顯赫一時的人物說倒就倒了,快的讓人猝不及防,比如當年的陳佩斯。作為春晚的流量擔當、國民明星,因為區區的一點春晚版權費和央視打官司,狠狠打了央視的臉,結果不敢說落魄,起碼也是一落千丈。趙本山輝煌時把遼台辦成了「本山台」,結果倒黴時最先反攻倒算的就是遼台。郭德綱和北京台鬨翻的時候放話:離了我你行市就差了,結果一場「圈地」事件來襲,德雲社差點都倒了。

實話說,當年的陳佩斯差那麼點央視的版權費嗎?不是說你不能伸張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你不能隻看到春晚「占你便宜」的一麵就無視了「你占便宜」的另一麵,比如春晚就一個,藝人有多少?憑啥就你年年上?我換人行不行?結果證明,換人,春晚還是春晚,陳佩斯可就變成陳小二了。

趙本山也一樣,巔峰期確實支撐了遼台很大一部分收視率,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橫行霸道過沒有?你踩過人家員工沒有?你蔑視過人家領導沒有?

郭德綱還是這樣,北京台離了你確實可能短期內收視率受點損失,然而幾十年的北京台,走的人多了去了,你多啥?一百年後,北京台還是北京台,頂多改個名,那時候你在哪了?盒兒裡呢唄!

歸根結底,都是春風得意時張狂了。

你得意時裝的每一次蒜,都會變成你落魄挨的每一次打。</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