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王艾是國內有名的青年哲學家,尤其是在上了白岩鬆的《新聞周刊》,發表了那段抨擊漢字拉丁化、嘲諷東施效顰、甚至發出了「你就換了一個政府,物資就會憑空變出來嗎」的靈魂之問後,王艾在中國思想界名聲大噪。以前的思想家也有很多人想到了這個道理,但他們在大眾中的知名度太低,而王艾這一炮放出去後是人儘皆知。現在已經有思想理論界的人將王艾列為了「青年思想家」,比如《光明日報》發表的多篇論文中都這麼稱呼王艾。這可比「青年哲學家」這個拿了哲學碩士以上文憑就可以獲得的稱號高了好多個檔次了。
所以,中國社科院旗下的哲學史學學會的會長出麵做個介紹人,也算正常。但可能是王艾目前在思想理論界爭議比較大,所以哪怕是人民大學出身的會長也沒出頭,反而是讓外交部的人占了另外一個位置。
如此複雜的跨界身份在黨員中很罕見,這也就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黨費的問題。按照現行的規則,低收入的黨員繳費很低,比如農村黨員每個月就繳兩毛錢,高收入的黨員按照稅後工資有不同比例,最後是2%,但到王艾這就複雜了。
在中國足協,王艾是副處級的青少年部副部長,級別工資600多,加博士學歷800多,因為沒有津貼、獎金這些,總計也就1500出頭,按理應該歸屬於第四檔也就是月工資的0.5%來計算,也就是不到8塊錢,在哲學史學會那邊的副研究員和這個差不多。但兩邊都是王艾的工資,加一起可就3000以上算第三檔了,就要按照1%計算了。
那麼這兩個工資是合併計算呢,還是分開計算呢?分開計算總共繳納30元,合併計算60元。
這還不算,王艾在切爾西也是領工資的……反正怎麼算都是第一檔,按最高標準2%走。那麼這一下問題又來了,三份工資是合併計算呢,還是分開計算呢?雖然前兩個沒多少,但這事兒可不是看錢多少,而是規矩。黨費可以多繳,但不能少繳。
想想王艾在那兩邊一個月總共領3000塊錢,卻要繳120塊的黨費,這個「負擔」就相當沉重了。而且王艾在切爾西現在稅後周薪是5.7萬英鎊,一年54個星期,再除以12,月薪是25.65萬英鎊,按照現在的匯率1:14.5來算,就是371.9萬,那就是每月的需繳納7.4385萬黨費,一年下來就將近90萬人民幣。
錢是不少,但王艾收入的大頭是不需要繳納黨費的廣告收入,所以王艾不在乎,也沒壓力,但問題是,這麼一比巨款要繳給誰呢?別的黨員的組織關係是固定的,而王艾不但是「流動黨員」,組織關係還歸屬多頭。
足協、學會、歐洲司都有黨支部!</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