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大佬們的靜坐戰爭(1 / 2)

幾天之後,在阿布達比郊區一座普通球場,在一千多名觀眾的見證下,中國、德國青年隊之間的比賽正在激烈的進行。

場上人仰馬翻,場下風輕雲淡。

所有頂級聯賽的雙方球員都齊刷刷的坐在場下,看著一幫「小弟」在場上拚命廝殺。實話說,不論從地位、個人能力、收入、影響力等等,凡是打上五大聯賽主力的球員,已經與各國的國青隊隊員拉開了很大的差距。這一點,不論是中國還是德國都是一樣的。

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以後都踢不上職業聯賽。

世少賽、世青賽隻是青少年足球大賽,精彩程度、激烈程度都不夠,影響力就更差了,要不是有王艾這麼一個在亞洲鼎鼎大名的新科亞洲足球先生壓陣,這場16進8的比賽,連一千個觀眾也不會有。

世青賽,隻是世界盃的選拔賽,是給新人冒頭的,給足球弱國出頭的。要不是王艾肩負著拉動中國足球大勢這個史詩任務,他本來也不該來的。而厄齊爾、默特薩克等人更是因為王艾要來才特意來一趟。換言之,對於這些成名球員來說,上世青賽,有和小隊員搶飯吃的含義。丟人,還得不償失。

這方麵,國際足聯還真沒有NBA搞得好,你看人家的高中、大學聯賽多火爆?

所以賽前王艾一認慫,厄齊爾頓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什麼興致都沒了,而施魏因施泰格、拉姆、波多爾斯基等人更是沒了上場的欲望,萬一受傷了怎麼辦?耽誤一場球,好幾萬歐元的收入,犯得上?對這些人來說,任何一場比賽都要算經濟帳的。

這就是職業運動的特點,或者說商業體育的特點,NBA的球星,五大聯賽的球星動輒就就拒絕國家隊或者退出國家隊。美國的商業化更徹底,所以敢拒絕,歐洲差一點,就說退出。但本質上都是商業體育與國家體育的角力。或者說是俱樂部、個人利益與國家整體利益的博弈。

中國不一樣,所以王治郅那種在NBA很平常的拒絕征召才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王艾既想全力提升中國隊的成績,也是中國體育環境所致。所以哪怕已經是五大聯賽裡都有名的球星,還是得來阿聯給中國青年隊壓陣,扮演灰太狼。而且場場都在大名單裡。

哪怕上不了場,球迷和領導都可以理解。

比賽沒有太多懸念,德國青訓係統發達而健全,有天分的球員除了厄齊爾和默特薩克這樣特殊的都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培養,有了進入頂級聯賽的直通車。所以這幫人一旦不上場,剩下的都是被無數球探翻過來調過去看都沒什麼培養價值的混跡在業餘聯賽的普通球員。而中國隊則不同,除了王艾多次加碼不斷拔高的外因,場上的也基本都是職業球員。

所以在雙方大佬們的靜坐觀賽之下,最終中國隊以1:0小勝德國隊,唯一的進球是在下半場第70分鐘,由王贇罰球區前突施冷箭打進的。這一球得手還和韓鵬出色的跑位有關係。這傢夥叫王艾說了兩回不動腦的問題,終於開始認真了。

比賽結束,阿聯的現場球迷多少有些欲求不滿,其中一少半都是專門來看王艾的,可惜王艾根本沒上場,連衣服都沒換。直到比賽結束了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