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的知識灌入何誌永的腦袋,一股煩悶感湧上了他的心頭。
但是因為有了上次的劇痛,這次對何誌永來說完全就是個小問題。
煩悶感而已啦,沒過多久就已經消散了。
整理完腦中的知識,何誌永的臉色突然有些奇怪。
“這次的這個技術說來也簡單,但是說簡單也不是太簡單,頗為消耗時間。”
所謂的材料學自動研究技術,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依托於量子計算機和生物計算機,對已知的物質進行聯合分析,然後在計算機能直接組合成各種狀態每從而得出具體的新材料。
聽著很簡單是吧?
但其實單是完成對所有東西的測量,並輸入計算機之中,就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關鍵是人類還不能偷懶。
因為這是一個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世代工程。
如果完成對各種材料的分析數據,並且收入了這個模型之中,那麼以後研究材料,就會有一個範式!
範式對材料學這種純經驗的學科來說,無疑十分重要的。
為什麼華國此前的航空發動機總是差米國、沙俄、英國一個檔次,除了加工和燃料室的設計,最大的問題無疑就是材料學上。
第一次翻修時間和使用的壽命這種顯而易見的問題暫且不說,就說渦輪前的材料溫度耐受,華國當時還沒有隔壁的立本高。
當然,也就這點比不上立本,論發動機的整體能力,立本還是拍馬難及的。
畢竟是個能生產出,渦輪前溫度1600攝氏度,但是加力推力才4.9噸發動機的神奇國家。
毫無疑問的是,如果這個東西弄出來了,材料學隻能靠實驗的窘境就能徹底的被擺脫了。
“最主要的就是這個研究的模型,其中設計的技術倒是有些高深。”
喃喃了幾句,何誌永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知識中的這個模型數據上來。
根據係統提供的知識,他可以知道,這種模型是在用於電腦中,模擬顯示物理環境的一種模型。
它的構建也極其的複雜,並且有著可以不斷擴展的能力。
簡單來說,這個技術就是在計算機中構建一個由材料數據組成的現實物理的世界,然後通過計算機的運轉,將這些材料不斷的用各種方法實驗,以組成新的材料。
過程中計算機會使用意想不到的手段,以極高的效率來進行實驗。
並且得到新材料的各種數據。
“技術的原理倒不是很難,隻要對兩種計算機的算法進行升級就夠了,並且這個理論模型也不是不可以搞定。”
何誌永認真的思考了片刻,發現這種技術以現在人類的能力是完全能夠辦到的。
因此可以先不用直接將成品給弄出來。
“我可以成立一個相關的課題組,然後給出研究的命題,先讓他們自己琢磨一陣子。”
這個技術的總耗時肯定很長,是個水磨豆腐的工程,何誌永想急也沒有辦法,因此乾脆就給個課題的名字,讓科學家們自己去研究去。
“課題的事情就在戰爭之後吧……”
除此之外,在戰爭之後,更為關鍵的是,人類如何在接下來中自保。
接二連三的遇到了外星文明的艦隊,人類可經不起這種消耗。
所以是時候做出了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