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何誌永沒有管被自己額頭汗水給濺到的文件,轉而立即抽出了一張空白的紙張,開始梳理腦中的知識。
要想實現曲率引擎,首先第一個條件就是能量必須達標。
我們都知道,行星或者恒星巨大的質量會引起空間的彎曲。
曲率驅動引擎利用的就是這一點,讓更高質量的能量來代替巨大的質量,從而實現扭曲空間這一個目的。
腦海中的知識很多,也很雜,何誌永隻是粗略的掃了一遍,整個人都感覺有些頭皮發麻。
難怪腦袋剛才會這麼痛,一次性被塞了這麼多東西,他腦袋沒直接爆炸,就謝天謝地了。
“想要到達超光速,在物理上幾乎是不可能達到,所以隻能利用這一種方法。”
超光速,在采用推進係統的飛船上,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東西。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有質量的物體不可能超過光速是一個沉默而又冷酷的法則。
但是世界上總是沒有絕對的,折疊空間這個方向恰巧就給了智慧文明超越光速限製的絕妙機會。
因此,要想超越光速,目前能夠辦到的就隻有兩個東西。
一個就是像水珂艦隊出場的方式一樣,直接開蟲洞。
但是這個東西現在在人類看來,還是很離譜的技術。
另外一個,自然就是曲速驅動引擎技術了。
要想完成曲速驅動引擎,首先就是要製造曲率泡,然後讓曲率泡內部的空間,能夠容納下一艘飛船的體積。
換而言之,就是要搞出來一個能夠圍繞飛船扭曲空間的泡泡,並且想辦法讓那個泡泡能夠長時間運行。
當然,這對於人類技術來說現在就是個天方夜譚。
但是索幸何誌永腦中現在有了現成的技術!
“首先就是要構建曲率泡,要利用強大的能量構建一種能量場,達到模擬曲率泡形態。”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告訴我們,空間能量和動能的分布,決定了空間的彎曲狀態。
係統提供的知識很多,但是其中的很多也過於高端。
比如對曲率驅動引擎,何誌永就不得不選擇一種對目前人類來說相對比較簡單的構型。
那就是用龐大的反物質能量構造一個環繞飛行器的能量場,當能量場形成時,巨大的能量會和空間內的“其他能量”形成反應,並達到自持。
本來何誌永得到曲率驅動引擎技術的時候是十分狂喜的,但是等他從最上麵的使用“未知”能量直接構建曲率泡,到使用暗能量構建曲率泡看下來,臉色已經很陰沉了。
但是真正讓他絕望的是,最後最拉的達到曲率驅動引擎要求技術的前半部分。
要想用反物質產生的能量啟動曲率驅動引擎,需要的能量極其的龐大,甚至能在一瞬間抽空8艘巡洋艦的所有能量。
這在何誌永看來,簡直就是在逗他玩,給了技術,但是人類就連最拉的都達不到。
要是一直需要這種量級的能量來維持曲率航行,那麼人類可以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