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張既和鄰戴並不知道這件事的內中原因,張既是對於長安當時陳曦問詢孫乾,由孫乾帶頭處理這件事的信任,哪怕目前沒有外傳,但張既估摸著陳曦已經開口了,這事肯定穩。
另一個鄰戴則是純粹對於漢室的信任,外加張既來了給了賞錢,又給出謀劃策,還給弄出來一條土特產之路,這人一看就比司馬朗靠譜幾條街,這樣的人物犯得著騙他。
故而在聽到張既保證之後,鄰戴大喜,這還有什麼說的,漢室爸爸已經開始修路了,按照張既的說法,可能調研需要一年,修需要兩三年,可這都不是問題,安排上了就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這事兒已經徹底坐實了司馬朗是個奸賊,也讓羌人頭人下定決心在接下來儘快從新州這個大坑之中跳槽到益州,再或者自行組建一個新的大州,這樣他們就有新的青天啦!
「事情就是這麼一個事情,漢室在隨後也會往這邊派遣部分精銳士卒介入這一場戰爭。」安撫好鄰戴之後,張既開始言及最重要的部分,他已經看出來了,鄰戴根本不想讓其他軍團上青藏這邊來戍邊,所以張既迂回著來處理這件事。
一開始張既還以為發羌和青羌有什麼不好的想法,然後再三仔細觀察之後,張既確信羌人沒有劃地自治的思維,他們隻是想端著這個鐵飯碗繼續混下去。
隻是因為以前窮困的時間太長,守著這個鐵飯碗,生怕有人跑過來和他們搶,故而青藏地區的羌人,不管是頭人,還是普通民眾,都是希望他們這群人待在這裡為漢室戍邊。
簡單來說他們可以接受普通的百姓來這邊和他們混居,但他們不大想這邊再來幾個軍團,畢竟按照漢室以前的套路,延邊地區發錢是按照額度發了,人多了額度不變,落到人頭上的就變少了。
所以羌人內心是拒絕有人來幫忙的,這也是之前捂蓋子的原因,隻要證明了他們羌人還能站穩,還能錘那些外賊,那麼漢室就沒有正當的理由消減他們的額度,他們就依舊能快樂的生活下去。
按照鄰戴和注詣等人精確的計算,漢室每年給他們下發的各類物資,結合當地的產出,足夠他們在這邊發展成為一個兩百萬到三百萬人的大部落,所以這些人完全不想放棄漢室下發的戶籍身份,每一個活過七歲的孩子,都在第一時間進行登記。
因而在聽到張既說漢室要調動精銳軍團過來,鄰戴的麵色當即就有些不太開心,這過來可是要吃他們下發的糧餉份額的。
「這方麵都尉大可不必擔心。」張既既然已經看穿了這一點,自然也就有了相關的準備。
「調來的並非是屯田兵,也不是川西的地方戍卒,而是恒河那邊的精銳禁衛和蔥嶺的西涼鐵騎,這兩支軍團都尉也都心裡有數吧。」張既笑著解釋道,鄰戴一聽點了點頭,這軍團不搶他們份額,是他們的爹,不過沒關係,隻要不搶他們的份額,當他們爹也沒啥。
再說西涼鐵騎跑過來率領羌人那已經不屬於什麼新聞了,羌人有什麼辦法,羌人不僅不覺得無法忍受,反倒還樂見其成,畢竟跟著西涼鐵騎繳獲一般都是挺不錯的。
至於說西涼鐵騎和恒河那邊精銳禁衛會不會搶他們羌人這點東西,不是鄰戴看不起,放十年前大概率會,放二十年前,他們肯定被搶光,但是現在,一線精銳戰卒,一年兩萬四千文的糧餉,何必搶他們羌人這點東西,丟人又丟份啊。
這麼一想,鄰戴安心了很多,再說有這種軍團壓陣,鄰戴覺得他什麼對手都敢打,打敗了就去抱大腿,請大佬報仇,以前可能還會怕這些人,現在,現在大家不都是圍繞在漢長安的兄弟嗎?
所以拉兄弟一把,那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穩了,穩了,這把穩了,思及這一點,鄰戴反倒想讓恒河那邊的精銳和西涼鐵騎儘快趕到。
「敢問長史,西涼鐵騎大概什麼時候能抵達高原,我等到時當備宴款待。」鄰戴暗搓搓的思考了一下,發現西涼鐵騎來了之後有利無弊,最多就是吃他們幾頓東西,這個他們還是能頂住的。
「現在已經八月了,九月羅馬那邊閱兵,儒略曆略晚了一些,大致接近十月的時候才會閱兵,而池陽侯等人目前應該還在羅馬,故而西涼鐵騎就算要出兵,恐怕也需要到十二月才能抵達。」張既幽幽的解釋道。
作者大概率是要暴斃了,哎,投點票啊,推薦票啊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