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水到渠成·鄭國(1 / 2)

【本番外也需要淩晨刷新~2023.6.6《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我很小的時候就感覺到這個世道不好。

饑荒,戰爭,殺戮。

人的平均壽命隻有31歲。

許多人直到死,都沒有能吃得上一口乾淨的麥飯。

最為令人崩潰的事情,便是災害。

洪水襲擊,漫山遍野的哀嚎;乾旱蝗災,顆粒無收的絕望;

《左傳·宣公十五年》曾記載:“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人到了饑荒,不能被稱之為人,哪裡還能顧得上周禮,都道道德淪喪,狗彘不如。

白骨露於野,餓殍遍地。

人如何才能成為人?

為什麼我們活得如此艱難?

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我不喜歡複雜。

所以很容易就想通了。

——既然人會餓死,那一定是吃的不夠。

——既然是吃的不夠,那一定是能種糧食的土地不夠多。

——既然是肥沃的土地少,那一定是我們灌溉做得不到位。

而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午後,我讀到了從秦國傳來的竹簡,上麵寫了些歌功頌德大禹的祭祀文。

大禹乃是天下共主,更是變疏為堵的治水之主。

傳說他三過家門而不回,傳說他一改黃河流域洪水泛濫的麵貌,傳說他的工程使得數萬人受益。

數萬人因洪水治理的成功而得到了新的希望,得到了改善。

我再往下卷翻閱時,一個人的名字撞入我的眼中。

李冰。

伴隨著的還有他的事跡

李冰設石人水尺,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綿水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