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不流血的,而且有些矛盾一直存在,隻不過是尚未爆發,越早引爆越能兜底!」郭昊也嘆了口氣。
漢帝國崛起的太快了,飛速的發展掩蓋了很多的問題。
在上升期,這些問題會積攢在一起,因為這些問題會有很多樣的解決辦法。
可一旦漢帝國趨於穩定,或者說開始走下坡路,這些問題就會集中爆發出來。
秦二世而亡即是如此,堵不如疏,乾脆提起把這個矛盾點爆,把危害控製在最小化當中。
不過這玩意急不得,帕提亞都沒打下來呢,袁紹這事,八字還沒一撇呢。
……
就在洛陽暗流洶湧的時候,漢室期待已久的羅馬和帕提亞終於開片了。
不再等同於之前的小打小鬨,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開片了。
但是也尚未完全開打,彎道超車,並且被漢室瘋狂輸血的帕提亞,現在很強,這是羅馬有目共睹得出的結論。
雖說這一次,羅馬教會直接糾集全部家底,後續連大天使都拉下來四個,可問題還擺在羅馬麵前,那就是帕提亞不弱。
和那個曾經被他們吸收所有精華然後形成了天然克製的安息不同,現在的帕提亞不再被羅馬克製,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隱約有了克製羅馬的跡象。
騎兵對步兵,不論是什麼時代,永遠都是騎兵優勢。
但是教會沒有退後的可能性,他們這一次可是堵上了一切,至少也要再一次把戰線推到泰西封之下。
羅馬和帕提亞的戰爭還沒變得那麼喪心病狂,但是戰爭的溫度已經開始逐漸上升,不論是羅馬還是帕提亞都感受到了那種濃烈的戰爭氛圍。
羅馬貴族還在看熱鬨,雖說羅馬出動的人手不少,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蠻子為主。
教會打的好就算了,教會打的不好,到時候直接把蠻子大批量陣亡的屎盆子扣在教會頭頂,完美把他們羅馬貴族摘出去的同時,又能維持羅馬帝國的純正性。
駐守紮格羅斯山脈的還是阿爾達希爾和鐵木真兩人。
不得不說阿爾達希爾確實無愧於三世紀的榮耀,和鐵木真一樣,並沒完全選擇固守,而是極大的發揮了遊騎兵的機動性。
他們把戰線直接鎖定在東部行省,靠著來去如風的機動性,完美地拖延了東征大軍的腳步。
教會不得不選擇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種前進速度無疑是緩慢到令人窒息的。
不過教會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既然輸不起,那就乾脆直接穩紮穩打的蓄勢,一步一個腳印走到山脈附近,然後靠著這一路繼續的氣勢,一口氣直接打穿山脈這個地利。
鐵木真和阿爾達希爾也不是傻子,他們察覺了教會的計劃之後,從各種角度開始騷擾羅馬的大軍。
靠著以機動和殺傷力著稱的遊騎兵和重騎兵,以及自身對於戰機的把握,一邊騷擾羅馬的後方,一邊死死的守住防線。
固然依山而守,哪怕是塞維魯和佩尼倫斯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就和貴霜北部一樣,什麼都是虛的,隻有實打實的硬實力對碰才是真的。
可硬實力對碰,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永遠都是防守的一方占據優勢。
但是如果走到了那一步,對於帕提亞而言是極其不利的,因為山脈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算是最後一道防線了。
一旦戰敗,連緩衝的餘地都沒有。
相反,把戰場主動放置在東部行省,就算是戰敗了,也還能依靠地利進行修正,這樣一來容錯率大大提高。
所以阿爾達希爾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把戰線前推,反正依靠著兩隻頂級騎兵來去如風,帕提亞確實延緩了戰爭的進程。
這個緩衝很有價值,帕提亞在瘋狂地把所有能夠變現的潛力全部變現。
沃格吉斯五世想的很簡單,如果戰敗,這一切都將會是羅馬的,那麼與其便宜羅馬,不如直接把這些東西變現增強實力。
反正很多東西,本身就是他們從羅馬東部行省搜刮回來的,不用白不用。
受限於局勢,他們隻能和漢室,還有大不列顛通商,但是對於三方而言,都是極好的。
固然有些竭澤而漁的意思在裡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確確實實增強了帕提亞的實力。
這也是漢室的謀求,他們瘋狂地給帕提亞輸血,一是為了讓帕提亞生出能贏的錯覺,從而和羅馬死磕。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逼迫羅馬動用老本,別的不說,就是華雄在非洲看到的軍團都沒有亮相,可見羅馬的目的還是為了消耗蠻子。
固然這也是在消耗帕提亞的國力,但是漢室一刻也不想多等,直接把矛盾激化。
激化矛盾並非是挑撥離間,而是最簡單的方式,加強帕提亞。
這是羅馬絕對無法坐視的問題,一旦帕提亞過強,那麼兩線作戰及及可危的就成了羅馬帝國。
當羅馬公民死的太多的時候,羅馬究極是信羅馬,還是信蠻子,那就是個未知數了。
教會這一波絕對不是結束,他們需要羅馬動用最強力的兵鋒。
由羅馬把帕提亞所有的兵力全部吸引過去,漢室完成究極背刺,一波直接把帕提亞打沉。
隻有這樣,羅馬才有資格和漢室二分帕提亞。
羅馬北拒大不列顛,遠征帕提亞,如果不拿出全部的兵力,那麼實力就完全不夠看。
遠征這種事情,翻車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羅馬沒有讓漢室趕到壓力的兵鋒,那麼即便是滅亡了帕提亞,漢室也絕對不會履行所謂的二分。
漢室將會在覆滅帕提亞之後,直接全盤接手帕提亞的土地。
強者的桌麵上是沒有弱者的席位的。
(漢羅閃擊帕提亞?)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