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家書(1 / 2)

十月十一。

風雪停歇一天。

司馬韜終於從遼東郡的地牢“遊曆”至高顯縣地牢。下土梯,他深嗅這熟悉的氣味,由腥轉黴,很快各種臭氣撲麵。

“呼……”徐徐吐氣。

這裡比遼東郡署的牢獄臟、破,每間地室倒不小,皆用粗木製的柵欄為整麵前牆,所以裡頭一覽而儘,擠滿蓬頭垢麵的罪徒,各個腐臭不堪。

“都是久滯未審的?”他問引道的獄吏。

“回司馬郎君,本縣獄吏少,諜賊嘴又硬,不瞞你,去年抓的諜賊還有沒審的呢。”

“我就是來幫你們的。”司馬韜本就俊俏,微微而笑更讓旁人覺得這少年清澄直率。

獄吏果然放鬆警惕,心想,不像獄史說的不好相處啊,就是年紀太小,能審案麼?

實際上歐陽縣令告知獄掾、獄史的是:司馬韜性情多變,願意審案就審案,願意住牢室就騰出個空牢室給他住,此子在地牢是暫時受罰,呆不久,莫得罪他。另外,要告誡眾獄吏,勿與此子談論跟審案無關的事,以免招禍。

歐陽縣令不能直接跟兩名下屬說司馬韜狡智陰鷙,不止坑罪徒,連獄吏也坑,他最後咬重“以免招禍”四字,覺得足以提醒了。

遼東郡把人遣來,就得接,於是獄掾領著司馬韜去取行刺王葛的罪徒記錄,獄史趁這片刻工夫去提醒獄吏們。

獄史整日忙得焦頭爛額,就用獄吏們最能明白的意思簡單告誡:“司馬韜是皇室宗親,不好相處,這段時間嘴巴都閉緊,少惹麻煩。”

一個是“禍”,一個是“麻煩”,含義天差地彆!

話分兩頭。

段勇夫給王葛帶來了好消息。因三種翻車改良之功(涉及密契的不能算),“機械大匠”名額已定,王書佐這就讓她寫家書。

“勞段護衛再跑一趟了。”王葛激動難抑,原以為還得再等一段時間的。

“仲冬戊子,阿葛拜問大父母毋恙也?阿父、二叔皆毋恙也?我在平州一切安……”寫到這,王葛搖頭,把紙揉成團扔進火盆。像她這種情況,獨自在千裡外的異鄉打拚,隻報平安明顯是假話,反而讓長輩牽掛擔憂。

重寫。開頭相當於範本,不必改。“我已完成百場郡首,獨難適應平州寒冷,幸而結識鄒娘子諸友,又有功曹史、書佐諸官長照拂,每月按吏祿領取柴薪、牛糞取暖,不致凍傷。另攢俸給、賞錢、氈席、皮毛,不便一一細敘。”

唉,噓寒問暖的話加上空格,滿兩頁紙了。

接下來該提發豆芽的事了。王葛是在段功曹史養病時發現對方食的藥膳裡,竟然有黑豆發的豆芽!

當時王葛目瞪口呆!!!

這才知道《神農本草經》裡早就記載有黑豆發芽的方法。書中稱其為“大豆黃卷”,被列為中品藥,用於治療濕痹筋攣膝痛。

也就是說,雖然還沒人將黃豆、綠豆、豌豆作為普通菜肴推廣,但用豆子發芽這種理念,早出現了。

所以穿越者真的彆自以為是,周圍沒看到的東西,不代表沒有,隻是現有的生活環境讓自身達不到更多的見識罷了。

她一邊詳寫發豆芽的法子,一邊犯嘀咕,就算大母信她,信菽(大豆)、菉(綠豆)、豌豆浸水能發數倍的芽菜,估計還是不舍得製芽當菜吃。

為啥呢?一是常種的大豆為繳租五穀之一,剩下的可以攢著當錢使,買布、購農具,一升新豆還能換一升半到二升的陳糧,在自耕農眼中,豆就是錢;其次,窮人家吃豆芽放不起肉,隻能白水煮,得吃多少才能及粗糧半升抵餓;再就是像王葛家,寒冬季節吃菜靠野山挖的蘿卜,或夏季曬乾的野菜葉燙煮,熬過冬季足夠了。

鄒娘子在旁見王葛寫了五張紙後,開始修改、刪減、謄寫為三張,越發心疼小女娘早早被生活所迫,通曉人情世故。家書多兩張紙沒什麼,多不了分量,少兩張是生怕給王書佐添麻煩。

段勇夫不肯留宿,剛暖和透就帶上書信離開,王葛愧疚地送他到城門口,早知道就明天交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