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脫身(1 / 2)

:[]

吐渾有十二位名王,有異性者被封王,也有皇族後代傳承的正統名王。

寧王覺得隻有一些人死了,他的重要性才能凸顯出來。

一時間,他對吐渾勝利與否沒了什麼心思,甚至於他內心還有些渴望大唐能進軍得更遠一些。

“我不能死,隻有你們死了,我才有一些可能!”

大唐地域龐大,但人口有限,難於不斷對外拓展。

曾經的汗國區域就是最好的證明,大片的土地壓根沒去侵占,不乏一些曾經的汗國人在其中遊牧。

大唐難於掌控額外的區域,更無須說掌控吐渾國。

即便吐渾國戰敗,也會依舊成國。

寧王並不掩飾自己的心思。

在王庭諸多人的眼中,他就是親東土的派係,想否認都沒人相信。

若諸王存在,他難有多少可能。

但若諸王在大戰中隕落,他無疑會重新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寧王一時沉悶儘去,滿臉都是愉悅。

“我還能熬!”

前前後後熬了近四十年,寧王不在乎再多熬幾年。

他確實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但凡大唐的軍隊打得凶猛一些,爆發力再強大一些,屬於他的機會也就可能湧現出來。

“也不知大唐人的軍團較之大隋怎麼樣?”

寧王想了一會,又對著後方招手叫李鴻儒前去做詢問。

“大唐精兵悍將足有百萬之數,不過咱們有龍種馬軍團,壓根不用怕他們!”

李鴻儒在提及大唐軍馬時,又不忘吹捧吐渾的特色軍團。

“人數就是大唐人最大的優勢啊!”

寧王長籲了一口氣。

在這年代,人數便代表著軍隊的實力,也代表著發展的潛力。

國度能養活龐大的人口,具備快速繁衍的能力,就有不斷續接戰爭的能力。

即便東土之地戰爭連連,也能承受住損傷。

但吐渾國沒這種能力,一旦龍種馬軍團喪失,便難有什麼可能快速恢複。

吐渾國具備一搏之力,但並不具備後續恢複的可能。

龐大的軍隊和戰鬥力讓王庭迷了眼,寧王也難改變這種現狀。

他此時選擇了穩坐釣魚台看戲。

他能熬到慕容世允離世,也能熬到天柱王年老體衰可能失勢的那一天,更是在等待諸多名王在戰爭中隕落。

浮屠刀法修行入了門檻,他也想慢慢潛伏於其中,隻待尋到良時,便顯出鋒芒。

“去庫山!”

寧王說的庫山便是海心山附近之處的大山。

李鴻儒當初行進時難於看到一人,四周荒涼無比。

往那邊行進非常順路。

他跟隨在隊伍中,亦是低聲與李旦和王梨說著話。

隻要等到合適的時刻,他們就能合理的喪生在野外,進而完成脫身。

此時沒在星宿川,這種操作並不難,隻要找個晚上守夜巡邏的時刻就能安然走人。

這讓李鴻儒感慨寧王真是一個好人,便是他想回大唐時還要送一程。

跟隨寧王近半年,季節已經從冬季邁入了夏季。

此時的高山峻嶺之間有著蔥蔥鬱鬱,肥美的水草茂盛生長。

在吐渾國,諸多地方都是天然的草場,可以供給放牧。

大唐地域適合養人,但吐渾與汗國等國度尤為適合畜牧業的發展。

這些國度人少,但騎馬縱馬的能耐不凡,軍士勇猛善戰,極具進攻性。

疆域的不同,讓國度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迥異。

李鴻儒覺得大唐更為擅長守成,在開拓侵略上則要遠遜色於這些國度。

他跟隨著寧王,又漸漸靠近海心山區域。

待得寧王轉向,一眾人馬已經朝著一條岔道行向了另外一處山脈之地。

“殿下被人排擠,常年隻能負責一些瑣事,祭拜聖山便是其中一樁”拓跋誇低聲道:“殿下順道在庫山偏僻處修了一個莊園,心情煩悶時就去住上一陣。”

隊伍之中,也就李鴻儒等人沒去過莊園。

拓跋誇對著李鴻儒吹著牛皮。

自從接到緊急軍訓,拓跋誇感覺寧王多了一些開朗,又似乎在等待什麼。

這讓隊伍中氣氛不再壓抑,他也能吹點牛皮活躍一番氣氛。

眾人沿路行進,又轉入小道,待得半小時後,李鴻儒已經見得了掩映在山林中的房舍。

這片房舍並不大,隻是十餘間房舍,具備了一些住舍的基本條件。

想來寧王不常住,隻是當成了閒暇時的走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