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算計儒家的人(2 / 2)

伏念的話很平淡,但是其中充滿的冷意卻讓在座的每個人不寒而栗,尤其是一句開啟大會,除名詹台家,讓所有人都愣住了,要知道這可是近百年來第一次在聽說要除名哪家?

當初的儒家內亂,一門分八脈,現在被認可的隻有七脈,便是因為當初仲良氏儒被驅逐出了儒家,後來仲良氏儒獨自出去在楚地和詹台儒一起傳播儒家學問,後來儒家經過小聖賢莊的認可,他們再次回到了儒家,隻不過已經不複當初的威名了。

“我這次前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楚地的儒家亂了。”詹台杞無奈的歎息說道。

眾人聞言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臉的懵,在他們眼裏楚國就是蠻夷之國,所以關注很少,楚國的儒家也和他們來往很少,所以楚地的儒家是什麽樣子他們並不知道,所有人又都看向了伏念,作為儒家的掌門人,伏念處理儒家大小事務,應該是知道的。

“這件事我沒有接到楚國一脈的消息,近期內楚國一脈甚至很少往小聖賢莊送消息。”伏念搖頭說道,楚國一脈不想要和小聖賢莊聯係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並非是一件書信都不來往,伏念也就沒有深思。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了,楚地的儒家大多都是仲良氏儒和我詹台儒,但是兩個月前,我突然接到了仲良氏儒的領袖,陳願的書信,說仲良氏儒內亂,讓我想辦法通知小聖賢莊。”詹台杞說道。

“那當時為何不通知?”伏念問道。

“因為韓魏攻楚的原因,楚國上下戒嚴,邊關困守,我為了試探曾讓弟子想辦法前往小聖賢莊,卻發現邊關嚴查各種書信,我便意識到這樣內亂有著大問題,而我為了來小聖賢莊更是借著去郢都拜訪故人,讓弟子留在郢都,而我易容借道秦國,一路來到了這裏。”詹台杞說道。

當時詹台杞接到陳願的書信時,他發現已經晚了,整個楚地的儒家已經動亂起來,哪怕是他們詹台儒內部也有一些弟子參與了進去,這讓詹台杞感受到了危機,首先秘密排查了他的親傳弟子們,還好他們的親傳弟子和詹台家沒有人參與進去,這才讓他有幫手從而離開楚國借道秦國一路向東來到小聖賢莊。

“我說怎麽在大梁遇到了詹台家主。”一家姓氏儒家主說道。

“詹台家主還請繼續。”子遊說道。

“我當時在楚國調查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場內亂其實早有預謀,有人在數年前就開始對楚國儒家一脈動手,開始不斷的侵入儒家弟子的思想,想要將其掌控起來,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如今的楚國威望最高的昌平君。”詹台杞說道。

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如果說是楚國宗室或者屈景昭三族他們或許還能接受,但是昌平君這就讓他們很意外了,要知道數年之前昌平君還在秦國,那時的昌平君被呂不韋壓住的什麽事情都做不了,怎麽可能隔著千裏之外派人謀劃楚國儒家動亂。

子遊聽著詹台杞的話,有些意外也有些意料之中,秦時明月中昌平君的謀劃可謂是千裏伏脈,諸子百家中,墨家、農家兩個大家都被他算計了,而掌握著輿論大勢的儒家他怎麽可能放過,當初子遊以為昌平君在儒家的謀劃是張良,但是沒想到是楚地的儒家。

顏路和伏念注意到了子遊的神情,以為子遊是知道些什麽,伏念問道

“子遊師弟,你和昌平君接觸做多,你對這件事的是出自昌平君之手的幾率如何?”

“很大,昌平君本人便有著極大的野心,據我所知,農家的俠魁田光就是此人的追隨者,羅網有情報說自昌平君入楚之後,農家的也開始朝著楚國流動,醉夢樓背後也是農家的神農堂,他也曾支持昔日的燕太子丹掌握墨家,但沒想到他對我儒家還有這這一謀劃。”子遊說道。

儒家在各國掌握的話語權雖然在高層不多,但是儒家弟子在中層、基層和民間的輿論,以及官吏的幕僚門客中有很多,掌握了楚國的儒家,昌平君在輿論上和拉攏各個權貴以及官吏便有著極為有利的條件,再配合著昌平君如今的威望和項燕作為軍事盟友,隻要昌平君正式回到楚國朝堂,他很快就能站穩腳跟和屈景昭以及李園平分秋色,甚至超過李園,略壓屈景昭三族。

子遊覺得針對楚國的計劃必須提前了,要不然昌平君極有可能提前擊敗李園,聯手屈景昭三族,屈景昭三族是權貴,他們更看重自己的利益,隻要昌平君給夠他們利益,他們也能對項燕笑臉相迎。

“這麽說很有可能就是昌平君了,他既然算計我儒家,那麽就要讓他付出相應的代價。”伏念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