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同僚,周一上午好,隔了這麽久,【小絕課堂】姍姍來遲,今天本課的主要內容是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漢末)的戰船種類。
寫這篇教學文之前,小絕也在網站中有關三國的網文中看了不少的水戰文字,有些還是比較貼近的,有些啊,說白了,純粹是胡說了(抱歉),寫這篇教學文字的目的沒有別的,隻是供看到的人好好的學習一下古代的戰船種類,小絕的資料收集能力有限,能夠找到的,或者說能夠貼近三國時期的水戰戰船不算太多,但總體上還是比較貼近。希望看到此篇教學文的寫手大大們,好好的看一下,如果要寫水戰,或許對你們有些幫助。
首先,還是要申明一下,這隻是作品相關,既然是作品相關,自然會有一些資料的整理,對於此,小絕在每一次的【小絕課堂】都會聲明一次,以免大家誤解。當然,如果有誰還有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請在書評區留言,如果您有更好的資料記載,並且願意同小絕及各位分享的話,也請在書評區留言,小絕將衷心感謝。
OK,言歸正傳吧,現在開始講課。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就莫過於赤壁的水戰了。赤壁之戰,不僅是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卓越戰役之一以外,還開啟了水戰的新篇章。那麽,在水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各類戰船(戰艦),到底是什麽呢?小絕總結了集中常規性水戰戰船(戰艦):
第一,樓船。
樓船是一種大型戰艦,一般情況下可承載將士一千左右。當然,在三國曆史的記載上,孫權曾打造過“長安號”的樓船,據說可以承載三千名戰士。
樓船,顧名思義就是在船上架樓,由於三國時期其實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曆史時期,總體來說還屬於漢末,所以三國時期的樓船設計也是偏向於漢朝設計。一般情況下,漢朝的樓船都有三層,第一層在船的四周用木板圍成戰格,簡單說來,就是像家裏牆上放東西的小格子間一樣。在一些大型的樓船中,還在每一層都設置女牆(凸型防護牆),在戰格和女牆上都有開孔,主要用途是用來發射箭矢和投擲槍矛,同時,在敵方艦船靠近的時候,從戰格或者女牆上伸出長槍,技能起到一定的禦敵作用,也能較為有效的防護己方士兵。總體來說,樓船這樣的設計有助於遠攻近防。
樓船的戰鬥方式:
1、能夠運載大量的士兵,古代的戰爭並不像是我們曆史書上常說的那樣無腦,什麽滅幾萬幾萬的,實際上,古代的將領所統領的兵士中,隻要少了差不多5分之一,哪怕你拿下這場戰鬥的勝利,也是一場極為差勁的戰鬥。道理很簡單,打仗要靠人的,沒人還打個屁啊?
2、一般情況下作為統領船,也可以理解為我們今天的旗艦,或者航空母艦,當然,古代是古代,今日別說航空母艦,就是一艘巡洋艦或者驅逐艦,都比樓船要大不少,牛掰不少。
3、樓船的行動力不靈活,所以在樓船的四周都會配備各種機能的戰船,以備調遣。
總結:樓船相當於古代水戰中的旗艦,主要作用還是以運載士兵、防守、調配其他戰船為主,所以一般情況下,水戰的主要統帥都會在樓船之上。
—————————我是分割線—————————
第二:鬥艦。
鬥艦是僅次於樓船的主要戰艦之一。艦船的設計偏向於大中型,有些鬥艦甚至比樓船還要大,而部分水軍統領,比起樓船的笨拙和慢速,他們更喜歡在鬥艦上進行軍隊調配和部署。
鬥艦屬於重裝攻擊性戰艦。船舷很堅固,上設有女牆,女牆一般比較高,按照現代人的標準,大概到達髖部處,以古代人的標準,幾乎也是半人之高了,總體來說,設計這麽高的女牆,主要目的是為了防護鬥艦上將士的下半身,另一個作用也主要用來防備對方箭矢襲來時,蹲下遮蔽。
鬥艦的女牆下方有孔,是劃槳手劃槳的地方。古代的戰船不像現在是機械驅動前行,“交通基本靠人力”,一艘艦船牛逼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艦船的機動性能,同理我們可以得知,一艘機動性能較好的艦船上,劃槳手人數一定是比較多且有力優秀的。保護好劃槳手,一艘戰船就不會癱瘓,就不會被人在屁股後麵爆菊,道理嘛,雖然粗俗了一點,但就是這麽簡單。
鬥艦的戰鬥方式:
1、多正麵交鋒。由於鬥艦的進攻犀利和突出防禦性,所以鬥艦的用途通常都是打相遇戰的,即前行靠近敵方戰船後,船上的士兵發射箭矢,等到正麵交鋒時,士兵將改用長矛、長槍、刀進行攻擊;
2、撞。沒錯,是撞,古代的水戰中很早就有了撞的戰法。由於鬥艦的中、大型化,如果被其撞的艦船,如走舸、赤馬、露橈等,肯定會散架,所以撞也成為了鬥艦的戰鬥方式之一,當然,上麵說的樓船也可以撞。
總結:主力戰船,也可作為主將戰船,上有棚,棚上也建有女牆,形成戰台,配備士兵多,有的船尾還有指揮所。
——————————我分割線又來啦————————
第三:蒙衝。
船型:多屬於中型船艦設計,體積比鬥艦要小一些。
設計:屬於先鋒戰船,外型狹長,因此行進時水阻力小,速度快,機動性也強,船身通常用生牛皮蒙蓋,生牛皮不易破損,且撒上水以後能夠較好的不被火燒。由於是先鋒船艦,蒙衝“獲得”的箭矢能力要比鬥艦和樓船要高許多,因此生牛皮的設計有助於防禦敵軍的箭矢和火攻。
蒙衝的戰鬥方式:
1、船艙四麵均開有弩艙和矛穴,既可以發射箭矢,也可以用長矛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