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小竹管之後,蕭逸才發現,他猜錯了。
北洲和大夏國暫時還沒有出兵。
齊天仇給蕭逸的燕州急報,是跟大遼國有關,耶律虎死了。
耶律虎比蕭逸還年輕,可謂是年富力強,怎麽可能死呢?
原來,隨著蕭逸幾乎平定了東洲,又占領南洲,現在又在西洲的戰場上節節勝利,耶律虎就生出了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耶律虎也是思考良久了,那便是將大遼國並入燕國之中。
當然了,在東洲大地上,有這個想法的並非耶律虎一個人,扶餘王哲何台是第一個。
哲何台有這樣的想法,有幾方麵的原因。
第一,扶餘國這個國家有些特殊性。
原本,扶餘國是很多遊牧的部落,還沒有建立完全的國家製度。
所以,在扶餘國,什麽世家門閥啊,是不存在,隻有一些部落首領。
而這些部落首領,因為要靠著部落中的人為他打仗,為他賣命,自然不會怎麽壓榨本部落的人。
第二,就是哲何台的女兒黛美思給他寫了一封書信,勸他舉國加入燕國。
當然了,黛美思的這個想法,是蕭逸授意的。
因為隨著燕國的地盤越來越大,蕭逸對扶餘國、高麗國等這樣的小國已經看不上眼了。
但因為這些個小國身處燕國之中,蕭逸時刻還得擔心他們會出現什麽問題,不得不小心戒備著。
第三,隨著燕國的地盤越來越大,哲何台也感覺到扶餘國的國王這一角色是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哲何台料定,一旦蕭逸騰出手來,鐵定會收拾扶餘國這樣的小國。
與其等著被蕭逸收拾,倒還不如主動點,舉國並入燕國之中。
於是,哲何台就向蕭逸寫了一道奏折。
蕭逸當然就一口答應了,封哲何台為異姓王,但卻不再有任何的權力了,隻是享受榮華富貴。
哲何台當然也沒閒著,成為了第一撥走出家門,到處旅遊的人。
這個消息,自然就被齊天仇刻意傳到了大遼國和高麗國。
高麗國,是個小國,跟昔日的倭國差不多,自然不會被蕭逸和齊天仇看在眼裏。
但是,大遼國就不同了,尤其是拿回了東遼之地的大遼國,實力倍增。
而且,大遼國民風彪悍,一旦出現背叛燕國之事,絕對會鬨出一番動靜來。
若是北洲和大夏國趁機出兵,絕對會讓燕國手忙腳亂一陣子的。
所以,齊天仇就準備在北洲和大夏國準備締結盟約的時候,將大遼國的問題解決了。
齊天仇考慮過,扶餘國的消息傳到大遼國之後,隻有兩種可能。
第一,耶律虎首先發難,將大遼國的世家門閥一網打儘,然後再舉國並入燕國。
第二,世家門閥首先發難,軟禁或者殺死耶律虎,正式跟燕國決裂。
當然了,齊天仇還是希望是第一種可能,因為能夠避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