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特殊待遇(2 / 2)

玩笑開過,朱棣又認真了一分,對張一凡說道:“就算你有這個想法,我承認你誌向遠大,但是,其實也不耽擱你的丹書鐵券啊!”

張一凡聽了,倒是沒有隱瞞朱棣,如實說道:“我隻不過是想走捷徑而已!你想,人人都想要丹書鐵券吧?我不要,是不是會最大可能的引發彆人的關注,為啥不要?他們就會打聽,會好奇,對不對?”

看到朱棣點點頭,他就繼續說道:“這麼一來,就會有儘量多的人知道,原來是莪想開宗立派,傳道授業。你說,我這麼做,是不是會一下出名,很多人都想來學了?”

朱棣聽了,又一次點點頭道:“真看不出來,你的彎彎道道還挺多的啊!”

張一凡一聽這話,一拍胸脯道:“我這是為大明朝培養人才,回頭我的學生,你要不要?”

朱棣一聽,立刻露出笑容道:“要要要,千古大聖人的學生,當然要了!”

瞎扯了一會,張一凡恢複了正經,對朱棣說道:“我打算養豕,你給你嶽父去信,送一批水泥過來。”

朱棣一聽,無語道:“我沒聽錯吧,你要養豕?”

豕就是豬,堂堂大駙馬養豕,有點匪夷所思!

張一凡見朱棣這麼奇怪,便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要不然,肉鬆廠的肉怎麼來?光靠羊肉麼?大規模養豕才是解決我們大明百姓吃肉的關鍵。隻是我不知道大規模養豕能不能搞成,先試試吧?”

朱棣聽了,頓時興奮起來,要是手下將士天天有豕肉吃,那戰鬥力絕對會變得非常強,他當即追問道:“是和養羊一樣,放豕麼?”

“不是!”張一凡聽了,搖頭說道,“還是圈養,要修豕舍,你想讓我試試。”

在這個大明初期要大規模養殖,可能什麼豬流感之類的會少,但是,豬的品種,飼料來源等等,也都是頭疼的事情,隻能是一步步做起來試試了。

朱棣聽了,也不再追問,就立刻派人,去徐達那邊挪一部分水泥到天津。

大體上來說,幾個人的分工,依舊是老樣子。

覺華島的囤兵工作,也在逐步有進展。藍玉確實是個人才,一麵調遣騎兵和納哈出所部韃子周旋,一邊就悄然改造覺華島。

朱棣這邊,早就選拔出了五萬軍隊,其中將近一萬騎軍,四萬步軍,當然,步軍中包括車營,正在天津港口訓練。

還真彆說,一開始的時候,那怕這是精銳軍隊,軍紀嚴明,可上下船的時候都會引發混亂。特彆是騎兵,那些戰馬引發了不少騷亂。

有問題解決問題,訓練了一個月之後,才算是勉強能達到上下船不出亂子。下船後按照建製的集結,也快了不少。

一些將士暈船,如果采取措施之後一直沒有改善的,那就換人。

洪武十四年四月份中旬時候,這挑選出來的五萬精銳,就悄然進駐了覺華島。

而張一凡這邊,養豕場也已經修建完成。大概就是按照他看過的後世養殖場的模式修建,主要一個,還是注意豕群之間的隔離,衛生等等,更多的他也不知道,隻能靠摸索了。

養豕場的垃圾,包括糞便之類,也被利用起來,因此,這幾乎是一個農場的模式,初步具有循環經濟的雛形。

至於雇工,就是一些養豕經驗比較豐富的老人,婦女,當然,也配了一些壯年勞力。

天津這邊,在洪武年間其實還不叫天津,叫海津鎮,是元朝時期漕運糧食的轉運中心。不過經過元末明初的戰事,這裡早就破落不堪。

雖然已經到了洪武十四年,可因為北方是前線,因此海津鎮也一直沒有重新恢複戰亂之前。

但是,隨著五萬大軍進駐這裡,然後張一凡又在這裡辦廠,魚鬆廠,肉鬆廠,養殖場,農場等等,海津鎮就變得肉眼可見的繁華起來。

或許是基於大駙馬在香山縣的政績,很多北方商人,還有其他人等,都到海津鎮來尋找機會。

北平這邊的布政使,不得不登門拜訪,詢問張一凡的意見,看要不要在這裡奏請皇帝設縣。

隻所以不敢肯定,是五萬大軍已經離開,而大駙馬又不知道在這裡待多久。如果說,大駙馬一直待著,那他們肯定有信心。

對此,張一凡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說就算他離開,隻要注重港口的建設,海津鎮也必然會繁華。最終,他應布政使要求,聯名上了奏章,說這個海津鎮設縣的事情。

在這個時間內,張一凡也知道了南京那邊的事情。知道媳婦和兒子將會北上,到時候還會帶一群男女學生一起。

這讓他很是高興,不過也有些擔心,怕兒子太小,北方氣候不適應。

為此,他又趕去北平,在燕王府邊上修建一處宅子,決定不再寄人籬下,住燕王府了。不管如何,在這修一處宅子,也算圓一個後世北平無房的夢了。

結果沒想到,宅子還在挖地基呢,朱棣就來找他,拉著他去談事了。

隻聽朱棣有些興奮地對張一凡說道:“父皇派來的工匠加入打造新式火槍和火炮之後,我們已經擁有一千支新式火槍,三十門大小不一的速射炮。對了,父皇給速射炮賜名為神速大炮。我嶽父以為,可以一戰了!”

火器部隊,一直是在北平這邊,打造出來多少火槍火炮,就接受多少並進行訓練。

流水線造槍炮的想法,目前還隻是停留在理論上。各配件還沒法做到一絲不差,因此產量還不大。

張一凡聽到朱棣的話,便確認道:“該不會是你給你嶽父說的吧,是你急著想開戰,所以你嶽父衡量之後才同意的?”

朱棣一聽,當即分辨道:“你不知道,韃子在遼東很囂張,比去年都要囂張。幾次運往遼東的補給,都被他們給打劫了。不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天理難容!”

一聽他這個解釋,張一凡便知道,自己沒有猜錯,是朱棣先提出了要打的意思。

不過徐達既然都同意了,想必是衡量過的。而且張一凡自己對於軍事,還真沒有這個本事來決定,還是徐達說了算。

因此,他也沒意見。

結果沒想到,朱棣就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