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更大的目標(2 / 2)

不過這些事情並不急,慢慢再說吧!此時的張一凡,因為受封駙馬都尉,完全可以說衣食無憂,他便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

在後世的時候,西方通過大航海時代,從殖民地掠奪財富,造就了西方國家的發達,從而讓他們有底氣提高社會福利待遇。

也是如此,西方的百姓活得更輕鬆,如此一來,他們不用為衣食過多的操勞,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而在各個方麵都能有成就出來。

說什麼西方人動手能力強,說什麼西方人聰明,所有的這些,其實都是建立在物資基礎上的。

上一輩子的時候,這些方麵不可能改變;但是,老天給了機會,讓張一凡魂穿到了洪武初年,他就想著,看看是否能改變未來。

讓華夏人的日子都能過得好,不再挨餓受凍,有寬敞的房子住,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把柳家村建設成為大明第一村,隨著朱元璋把水泥賜給村社,這一點很容易實現。

但是,以這種模式推廣,讓大明所有村子都富裕起來,卻是很難。並且在這大明朝,有很多製度非常不友好,要是有可能,也要影響朱元璋同學改變掉才好。

想著這個,張一凡想起來了,柳家村村社的水泥作坊已經在開工,存了不少水泥了。

但是價格還沒定,得去請示下朱元璋才好。等過兩天朱鏡靜回娘家,自己也要進宮謝恩的時候,就問問老丈人吧!

朱鏡靜這邊,也找到了事情做,就是把張一凡講得故事都寫下來,回頭要帶去宮裡麵。

這其中,張一凡看了之後,果斷要求朱鏡靜,這個故事就用口語式的寫法,且加上標點符號。

古人的句讀其實很簡單,就是用點分開形成句子而已。張一凡就把他知道的標點符號都告訴了朱鏡靜,讓她這麼做,減少對文字傳播的限製。

“夫君,如此一來,豈不是三歲小孩都能看得懂了?”朱鏡靜學會之後,有點難為情地說道。

這種寫法,太白了!張一凡聽了,直接反問道:“我們的目的,不就是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喜歡故事的人都能讀到這個故事麼?那為什麼要在理解這個故事上設置難度呢?”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說道:“學問的傳播,其實也是如此。我們傳播學識,目的是傳播,要是有更容易的方法,把學識教給每個人,那不是更好麼?你說大明朝隻有十個人有學問,還是大明所有人都有學問,哪種更容易出更多的人才?”聽到這話,朱鏡靜的眼睛就亮了,立刻對張一凡說道:“夫君,你這番話該和父皇也去說說,估計父皇會愛聽!”雖然女人不得乾政,但是朱元璋的求賢若渴,宮裡麵的人也是知道的。

張一凡用極端的例子一說,朱鏡靜自然就明白這個說法對她父皇肯定有吸引力了。

事實上,對於知識傳播設置障礙就是那些讀書人自持身份的一種手段。

張一凡當然知道,朱元璋應該會能聽進去,但是說事總要有個由頭,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讓朱元璋看到這種加了標點符號的白話文,知道有這麼一個情況再加以說明會更好一些。

此時,朱鏡靜自然是沒有意見了,寫了幾頁紙之後,已經不需要張一凡看著,就能順利用標點符號寫白話文了。

就這麼的,十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按照禮製,就是張一凡陪朱鏡靜回娘家,也就是去宮裡了。

柳家村那邊的房子還沒個影,他們自然是住在城裡。出門時,本來的話,朱鏡靜是要坐轎子的。

但張一凡有意打破這些規矩,便在他的提議之下,朱鏡靜和他一起騎馬而行,更為方便一些。

駙馬府離紫禁城並不遠,也在高官勳貴的聚集區,經過六部衙門所在街道,就能到達紫禁城。

讓張一凡有點意外的是,在經過工部衙門那邊時,他發現似乎是民夫一樣的人,排了很長的長隊,看樣子,似乎是在工部這邊點名報到。

封建王朝就是這樣,一些大規模的工程之類,就會直接征調民夫,屬於勞役的一種,官府不用給薪水。

張一凡想不起來最近要乾什麼,好奇之下,便讓朱五過去問了下情況。

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之下他不由得被朱元璋同學的操作給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