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知恩圖報(2 / 2)

朱元璋一聽,稍微有點意外,不過沒有對此說什麼,隻是背著手,踱步走了進去。

在他進去之前,已經有近衛先行進去戒嚴了。

朱元璋當然不管這些,進了門,是個院子,地上大部分都是水泥鋪就,進入房子,摸摸牆壁,四處轉轉,甚至還去了樓上,到了陽台,眺望下附近的景色。

整個過程中,他一句話都沒說。

至於其他文官武將,也皆是沒有說話。隻是如同朱元璋一般,在打量著眼前的新鮮事物。

不得不說,除了這個水泥房讓人稀罕之外,其他算是家徒四壁了,真窮!

一直到朱元璋參觀完了張一凡的家,再沿著水泥路一路走下去。這其中,也隨即參觀了另外幾戶人家,等到走完柳家村的主乾道,看到所有的房子皆是一樣布局後,他才看向張一凡確認道:“用水泥修建這個村子,花了多少時間,用了多少錢?”

“回陛下,我們村老少齊上陣,又雇了周邊村子的壯年勞力幫忙,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翻修。全部費用大概在三百貫左右。”張一凡馬上回答道,“因為要趕在雨季之前完成,花費就貴了一些。而且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處,當下也隻能將就而已,等過了雨季,有時間了再修修。”

花在水泥方麵的費用就達兩百貫左右,其餘一百貫上下則是雇工、食物以及原料方麵的支出。

燕王朱棣在邊上聽到,給他補充道:“父皇,兒臣見過翻修前的村子,都是茅草房!”

其實,元末明初的大部分漢人聚集的村子,偏僻一點的,都是以茅草房為多。

對於這種情況,朱元璋心中有數。也是如此,他看到這兩層水泥樓才會多一分震驚。

朱元璋聽了,在心中合計著,一百多戶人家,大約是一戶人家出三貫,大約乾個一年的收入,省吃儉用之下就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和環境,真得是可以啊!

他在想著時,張一凡已經主動說道:“陛下,可移步去河邊一看,那邊有一段河道是用水泥修了的。”

聽到這話,朱元璋立刻想起張一凡說這個水泥用在興修水利方麵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大明朝在這個時候,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朱元璋下旨在全國範圍內開荒種田,興修水利等措施,如果水泥真得好用,那就正好用上。

於是,他當即一揮手,就帶著文武官員前往河邊。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圍,那些水力設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朱元璋帶著人過來,不用說,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築的河道,和那些沒有水泥修築的河道對比。至於結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胡惟庸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後,看著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很滿意,但是,他不滿意啊!

如果這個水泥被朱元璋定為國寶的話,他多沒麵

子,被打的臉,過去這麼久了,隻要一想起來,就還隱隱作痛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水泥真得是聞所未聞,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個非常有用的東西。包括修築邊疆長城以及城池等等,都能用到。

那怎麼辦?就不做點什麼?

眼珠子一轉之下,胡惟庸便立刻搶先一步,在朱元璋定性之前,就奏道:“陛下,微臣以為這個水泥的價格也是關鍵,不能光聽這水泥多少錢,總要眼見為實,估算出真正成本才行!”

朱棣在邊上聽到,便開口答複他道:“這個簡單,邊上這個就是水泥作坊,不妨讓他們現燒製一遍,父皇便能知道個大概了!”

朱元璋一聽,當即點頭。這個水泥這麼好用,那是如何燒製的,他當然也是有興趣了解的。

結果,讓人意外的是,去傳旨水泥作坊的那些人過來開工,卻沒找到人。

“陛下,據村裡人說,那些人擔心張一凡,就在張一凡趕去京師之後,也跟著去京師找他了!”

張一凡並不知道這事,一聽之下,不由得有點感動。

親不親,還是老鄉親啊!qs

朱元璋聽了,也是有點意外,在派人去找的過程中,便好奇地問起張一凡的情況。

張一凡當然不會隱瞞,便把他在村裡吃百家飯長大,有了錢之後,回報村裡,成立村社,翻修房子等等,都說了一遍。

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沒有說朱鏡靜,隻是說錢是朱棣給得。反正確實是朱棣給得,朱棣也在身邊,可以證明。

朱元璋聽著這些細節,知道張一凡竟然把感恩圖報看得那麼重,這讓他對張一凡又多了一份好感。

這不,聽得差不多之後,他都有興趣和張一凡聊天道:“你為何會想到要成立一個村社這麼奇怪的東西呢?”

張一凡聽了,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草民就想著,用全村的能力來建設村子,把村子建設為大明最為富有的村子。如此一來,他日陛下便能根據柳家村的做法在全國進行推廣,到時候,全大明的村子,都能像柳家村一樣,豐衣足食,衣食無憂!”

朱元璋一聽,不由得眼前一亮,頓時被張一凡描述的前景給吸引了。

真要是那樣的話,他開創的大明帝國,那是遠超漢唐,而他,也會是千古一帝,不為過吧?

他正高興著呢,卻聽李善長忽然一聲冷喝道:“好大膽,你乃一介草民,位居鄉村之下如何能想到陛下?該不會是想著以此吸引刁民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