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仁政無敵,民心可用(2 / 2)

不錯,在世家門閥的操縱下,蕭昕退位,蕭天行登基,確實是勢在必行,蕭逸也攔不住。</P>

但是,蕭逸可以暗中支持大夏國的百姓們起來造反啊。</P>

例如,河東之地。</P>

河東之地的百姓, 是最希望仁政再次回歸的。</P>

一旦河東之地的百姓起義,宣布脫離大夏國,投靠燕國,蕭逸就有借口將河東之地接收。</P>

而隻要有了河東之地的突破口,大夏國的起義自然就會如火如荼,蕭逸可以一步步蠶食大夏國的勢力,溫水煮青蛙。</P>

於是,蕭逸就派人潛入河東之地,暗中策劃起義之事。</P>

河東這個地方,地理位置還是很重要的。</P>

前文交代過,河東之地往北,是長城,隻是一小段長城。</P>

而過了這一小段長城之後,就是燕國的地界了。</P>

所以,一旦河東之地被蕭逸掌控在手中,燕雲十六州也就失去了戰略意義。</P>

很簡單,長城破防了。</P>

不然的話,夏軍有長城防線,就算燕軍有飛禽在手,有紅衣大炮相助,想要攻破長城這一關,也沒那麼容易。</P>

河東。</P>

自從蕭逸被逼離開大夏國,開辟了燕國的屬國之後,河東之地就再次落入到大夏國的統治之下,仁政被徹底推翻,世家門閥重歸。</P>

河東之地的百姓也抗爭過,但畢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P>

在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之後,河東百姓選擇了沉默,但他們無時無刻不希望蕭逸回來。</P>

治所安邑,曾經是河東百姓反抗大夏國統治最激烈的地方,也是被殺人數最多的地方。</P>

如今的安邑,駐紮著三萬兵馬。</P>

而整個河東,足足有六萬兵馬。</P>

按說,六萬兵馬駐守河東,絕對是太多了,但沒辦法啊,誰讓河東之地是蕭逸仁政的第一塊試驗田呢。</P>

就像這一次大夏國進攻燕國一樣。</P>

那些城池的百姓,受到仁政的沐浴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所以才會在夏軍的進攻下進行殊死反抗,用自己的性命扞衛仁政。</P>

河東之地的叛亂,一直就沒有停過,或明或暗,或大或小。</P>

河東的士兵隻要落單,被殺的幾率是很大的,然後他的火槍和子彈就會被搶走。</P>

而那些起義的百姓隻要拿到了火槍和子彈,又在暗處,就能對夏軍造成一定的威脅,被殺兩三個人是很正常的現象。</P>

以至於,蕭昕擔心熱兵器會過多地落入民間,那些對抗夏軍的百姓手中,就將河東之地的熱兵器全部撤走。</P>

第一,可以避免熱兵器落入起義的人手中。</P>

第二,夏軍的熱兵器無法自己生產,隻能從北洲國購買,可以節約一些熱兵器。</P>

河東之地沒有了熱兵器,就會造成起義難度很大,畢竟軍隊都是受過正規訓練的,而百姓的戰鬥力絕對無法與之相比。</P>

深夜。</P>

安邑城的一個民宅之中。</P>

微弱的燭光隻能將屋子裡照亮一些,三五步之內才能夠看清彼此的長相。</P>

屋子裡,隻有九個人,全都是男人,年齡大概在二十出頭到四十出頭之間。</P>

領頭之人,是年輕最大的那個,年齡大概是四十出頭的樣子。</P>

這個人,絕非是普通人了,他正是昔日蕭天行的暗衛統領皇甫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