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城。</P>
皇宮。</P>
燕皇柳軍天起了遷都的心思,以避夏軍的鋒芒。</P>
滿朝文武,自然也分成了三派。</P>
主戰派反對。</P>
他們認為,李弘和另外一路兵馬撤回燕都城,燕都城就還有二十萬兵馬。</P>
燕都城高大,易守難攻,糧草又極其充足,絕對能堅持兩三年。</P>
而蕭逸遠程作戰,糧草極長,久攻不下,必然會撤兵。</P>
而主和派認為應該議和。</P>
四國聯盟之下,蕭逸的目的必然不是要滅掉大燕國,而是要獲得一些好處。</P>
所以,可以派使者去見蕭逸,許給蕭逸一些好處,蕭逸便可以退兵了。</P>
等蕭逸退兵之後,燕皇柳軍天再勵精圖治,強大大燕國。</P>
第三派,就是跟柳軍天是一個想法了,遷都,暫避鋒芒。</P>
這部分官員,也並非是一心為國,而是因為他們在燕都城的利益不大。</P>
而在大燕國的陪都大燕城,他們就能占據主導地位了。</P>
曆史上的各個朝代,真正能為國分憂的忠臣,絕對是少之又少的。</P>
朝廷之上,這三派爭論得麵紅脖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P>
燕皇柳軍天聽得一陣頭大,更是不知該聽從哪一方的意見了。</P>
好像,這三派的理由都很充分。</P>
不過呢,畢竟年齡大了,燕皇柳軍天不再有年輕時候的魄力,對以李弘為首的主戰派還是表示了否定。</P>
大燕國連戰連敗,兵馬損失五十萬,還怎麼戰?</P>
如果這二十萬兵馬再沒了,大燕國可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毫無反抗之力。</P>
到那個時候,柳軍天這個皇帝也就做到了儘頭。</P>
主和派與遷都派之間,燕皇柳軍天一時還無法決斷。</P>
後來,尚書令柳石奇給燕皇柳軍天出了一個主意。</P>
先行派使者去見蕭逸,與之議和,看看蕭逸會出什麼條件,目的是拖延時間。</P>
大晉國皇帝石崇年接到大燕國的求援之後,一定會有所動作的,到時候或許大燕國的危機直接就解除了。</P>
退一步,如果晉皇沒什麼動作,如果議和失敗,再行遷都也不遲。</P>
這個辦法不錯,燕皇柳軍天立即就采納了,派出禮部尚書秦三佳出使。</P>
晉皇石崇年也收到了燕皇柳軍天的求救信,不由大吃一驚。</P>
臥槽,大夏國的那個太子也太猛了吧,二話不說,直接就開打了,我們三國這邊還正在調撥糧草,集結軍隊呢。</P>
這下子,晉皇石崇年就頭大了。</P>
蕭逸先發製人,直接就破壞掉四國聯盟的計劃了。</P>
四國聯盟的計劃,是大晉國、大成國和大齊國聯手進攻大夏國的西疆之地,大燕國扛住蕭逸的太子封國的進攻。</P>
可誰想到,大燕國竟然那麼菜,敗得那麼慘。</P>
燕皇石崇年立即就向尚書令嚴邦臣和太子石成功問計。</P>
嚴邦臣說道:“啟稟陛下,既然大燕國難敵夏軍,我四國聯盟的計劃就得做出相應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