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得知董嶽海心情不好,就去探望董嶽海,便得知了此事。</P>
董嶽海沒猜出蕭逸的啞謎,董小宛倒是猜了出來,跟蕭逸的布局幾乎一模一樣。</P>
董嶽海聽了董小宛的解釋,也是恍然大悟,便不再擔心西疆的局勢。</P>
現在,在廷議上,關陳瑀說出這個問題,倒是讓董嶽海有些猶豫了,要不要將真相說出來呢?</P>
隻不過,這是董小宛的猜測,董嶽海也認可了。</P>
究竟蕭逸的真正意圖是什麼,董嶽海也不敢妄斷,便不敢隨口解釋。</P>
但董嶽海並沒有沉默:“一個穆州城而已,豈能左右西疆整個戰局?”</P>
“若因為穆州城失守,西疆必敗,倒不如我軍及時撤出西疆,再組織防禦線。”</P>
董嶽海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P>
蕭天行是武將出身,精於戰事,頓時也保持了沉默。</P>
董嶽海又繼續說道:“隻要我西疆之地能擋住敵方三國的進攻,太子那邊就可以突破。”</P>
“大燕國戰敗,有滅國之危,豈能不向三國求救?”</P>
“三國若顧大燕國,要麼退兵,要麼分兵,則我大夏國就能轉危為安。”</P>
“若三國不顧大燕國,則太子殿下便可長驅直入,兵臨燕都城下,一舉滅掉大燕國。”</P>
“大燕國若滅,則大晉國便在太子殿下的大軍兵鋒之下,晉皇豈能安穩如山?”</P>
“晉皇乃是四國盟主,若顧全大局,則隻能依賴本國的剩餘兵力強行抗拒太子殿下的兵鋒。”</P>
“若成,則三國聯軍突破我大夏國的西疆之地還有可能。”</P>
“若不成,則大晉國便會跟大燕國一樣,為太子殿下所滅。”</P>
“大晉國若滅,消息傳到西疆之地,則晉軍自然是再無戰心,三國聯軍的威力會大大降低。”</P>
“同時,從大晉國出發,向西可以擊大齊國,向南可以討大成國,試問這兩國的國主豈能不為之驚慌?”</P>
“如此一來,不但西疆之危可解,太子殿下更可以趁機拿下大燕國和大晉國。”</P>
“四國聯盟瓦解,隻剩下大齊國和大成國,豈能不主動向我大夏國俯首稱臣?”</P>
“此戰之後,我大夏國的東洲霸主之位便牢不可破。”</P>
“到那時,陛下便是想一統東洲,滅掉大齊國與大成國,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之事耳。”</P>
董嶽海不愧是兵部尚書,對戰局的判斷和指導能力絕對是極強的。</P>
不過呢,董嶽海犯了一個非常重大的錯誤。</P>
再準確說,不叫錯誤,而是觀點的問題。</P>
董嶽海的這番策劃,是站在大夏國的利益角度上,是為大夏國做通盤考慮。</P>
不但能度過眼下的危機,更可以逆轉局勢,一舉將大燕國和大晉國滅掉。</P>
可是呢,蕭天行不這樣想啊,那幾個世家門閥出身的大臣也不這樣想。</P>
蕭逸已經有太子封國了,蕭逸已經有扶餘國全力跟隨,也有大遼國這個小弟,實力已經夠可怕了。</P>
若是再讓他拿下大燕國和大晉國,到底是太子封國依附於大夏國,還是大夏國應該依附於太子封國呢?</P>
蕭天行當然不希望蕭逸再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