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241(二更) 犒軍之賞(2 / 2)

劉焉自己也喜好華服,也喜歡儀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甘寧的愛好相仿,加之他在甘寧申請來做計掾的時候直接答應了下來,導致甘寧對劉焉的印象更好。

在聽聞劉焉有意延請他作為此番隨行的扈從,希望他能協助保衛他的安全後,甘寧一口應允。

因他這氣度看起來著實不像是個尋常的護衛,劉焉想了想,乾脆讓他擔任起了此番隨行的護衛統領。

甘寧也樂得坐在這個聽起來更像重責的位置上。

隻是在臨出發前,他不忘跟劉焉商量道,比起武將,因他現在“改邪歸正”了,更想往文官的方向發展,所以他還是比較想要蜀郡丞的位置。①

劉焉很認真地端詳了一下眼前這位壯士的臉色。

明明他這行動間的姿態,就差沒將“輕俠意氣”四個字寫在臉上,但這個想當蜀郡丞來處理公務的想法,居然不像是在說笑。

可大概是從喬琰這邊得到的刺激太大了,劉焉在聽到甘寧這個誌願後也並未做出什麽異常的反應,而是同意了他的這個請願。

不過在行到漢中地界後,劉焉又有點後悔把甘寧給帶上作為護衛了。

眾所周知,甘寧是個喜歡排場和華服的場麵人。

又眾所周知的是,喬琰在征討涼州的時候得到了一批大宛寶馬,除卻大部分放在了呂布的麾下,以及養在白道川上配種之外,其他的好馬是給手下將領都分發了一匹的。

褚燕甚至是最早得到大宛寶馬的武將之一。

劉焉與其扈從抵達之際,看到的就是那騎著大宛寶馬的褚燕,與身後從趙雲那裏借調來的精銳騎兵一並前來迎接。

甘寧眼見這等風光景象,大概是為了表達欣賞讚美之心,於是——

他吹了個口哨。

劉焉好不容易讓自己維持住的淡定赴會姿態差點沒當場破功。

褚燕也因這個動靜,一眼就從人群中看到了這個肆無忌憚的家夥。

雖然對方沒跟他早兩年間做錦帆賊的時候一樣“負毦帶鈴”,而是體體麵麵地穿著益州州府部從的衣服,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褚燕覺得對方的來曆脾性可能跟自己有點相似。

這麽一來,他看向劉焉的眼神就有點古怪了。

為防止這位特殊的隨從引發什麽變故,褚燕在問到了甘寧的姓名和來曆後,將其匯報到了喬琰這裏。

“甘寧?”

喬琰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臉上一閃而過了一抹玩味,卻很快壓在了尋常的神情之下。

“無妨,他掀不起什麽風浪,先去會一會這位劉益州吧。”

光和七年,喬琰曾經用州牧封建論對劉焉提出過一頓劈頭蓋臉的斥責,但彼時的喬琰並沒有和劉焉見過麵,在隨後劉焉任職益州牧後,他們更不可能有什麽交集,算起來,這還是喬琰第一次見到劉焉。

這位敢提出重啟州牧製度的漢室宗親,即便在此刻麵臨的是喬琰大軍壓境的威脅,也顯然不會表現出什麽露怯的姿態。

不過劉焉此刻心中的複雜情緒,就難以一言而蔽之了。

因喬琰的大司馬官職在他的大將軍之上,故而當這場在南鄭舉辦的慶功宴開啟的時候,乃是喬琰坐在主座,而劉焉坐在下首的位置。

昔年聽聞喬琰的鼎中觀策論之際,劉焉還跟董扶調侃過一句“小兒無知”。

董扶雖然回了一句“此非池中物”,劉焉還是將她當做一個孩子來看待。

但如今八年過去,當年的孩子都已經快要比他的身量還高了,在她甩開鬥篷於上首落座的時候,又分明是睥睨天下的梟雄氣概。

哪怕喬琰的神情中並未透露出咄咄逼人的姿態,也並不影響劉焉在她隨手端起酒杯的動作中,心中驟然一緊。

理論上來說他前來此地是安全的,但也難保她就不會做出摔杯為號的舉動。

這座南鄭城上下,原本屬於張魯的部從都已經徹底消失無蹤了,隻剩下了喬琰的從屬。

縱然有甘寧在側,大概也攔不住她真要殺人時候的避無可避。

但劉焉隻是聽到喬琰說道:“大將軍此來辛苦,聽聞自大將軍入益州以來,興農事修水利開民教,與南蠻互通往來,多收容北來逃民,此可謂善舉多矣。唯獨為米賊所蒙蔽,令其作亂漢中。”

“因自巴郡出兵漢中不易,天子感念大將軍之勞苦,令我自北而來取賊人之首,方有今日與大將軍會麵於此。有幸得見大漢股肱之臣,當浮一大白。”

見喬琰旋即朝著他舉了舉杯,劉焉雖然怎麽聽她的話怎麽覺得有點別扭,還是下意識地將手中的酒杯給舉了起來。

他身後站著的甘寧很是努力地才忍住了自己想要發笑的衝動。

喬琰這句話乍聽起來是對劉焉的讚揚,說起了他在巴蜀的功績,而後便說他最多就是有個被張魯所蒙蔽的問題。

又因為從巴郡進攻漢中不易,所以她從長安來打。

可到底是從長安打漢中艱難,還是從巴郡打漢中艱難,作為巴郡人士的甘寧絕不會不知道。

這話一說,便成了對劉焉統兵能力的質疑。

最後的那句“大漢股肱之臣”聽起來就更滑稽了。

好在甘寧還記得劉焉現在是他的雇主,論起恩義,劉焉對他也不差,並未在此時笑場出來。

他僅僅是在心中將喬琰的這番開場白給記了下來,想著他研讀諸子想做個文化人雖有一陣子了,要達到喬琰這種挖苦話隨心所欲的地步,大概還有不小的差距。

喬琰眼尾的餘光正好瞥到了甘寧朝著她看來的敬佩目光,沒太想明白這位水性極佳的江表虎臣之一,到底這會兒在敬佩些什麽玩意。

她岔開的思緒也隻是一瞬而已,轉頭就聽劉焉在收拾好了心情後回道:“大司馬此行才叫辛苦,此番會獵竟叫您麾下忙碌了全程,我心中著實過意不去。”

若要劉焉說實話,他這不能叫過意不去,應該叫遭受驚嚇暫時緩不過來。

但喬琰方才那話陰陽怪氣歸陰陽怪氣,對他沒有殺意的態度還是很明顯的。

覺得自己得算死裏逃生的劉焉非常上道地接上了先前與下屬商定的“犒軍”說法。

他說:“誠如大司馬方才所說,我自巴郡往北過米倉山大青山掌控漢中不易,恐為賊人所趁,天子而今坐鎮關中,何妨同據漢中?”

聽他這話,喬琰神情未有波瀾。

即便劉焉不說這句將漢中還於中央的話,她此行狩獵益州既有所得,也絕不會將此地還給對方。

這話說了等於白說。

劉焉又道:“大司馬麾下兵卒行軍過秦嶺,多有磋磨勞累,既是為益州平叛,行軍之軍糧自然該當由我來出,何敢讓朝廷墊付。”

這話……倒是有些誠心。

不過眼下對喬琰來說的用處也不大。

在劉焉前來漢中赴約之前,她已經先一步讓徐庶和荀攸配合,對漢中平原四縣的府庫進行了校對。

此地被稱為“西北江南”當真是有其道理的。

漢中平原的曆年收成,在此地囤積起了一筆相當可觀的數值。

更何況,張魯的天師道也叫做五鬥米教,入教就要繳納五鬥米,這也是一筆不小的存糧來源。

但因喬琰有這個自信將關中這片沃土發展起來,故而比起將漢中存糧往關中運輸,在路上又要出現一筆不小的損耗,她更傾向於將此地發展成一個中轉糧倉,用於後續的南州作戰計劃。

但等到那個時候,這筆數目應當已經變得越發驚人,有沒有劉焉的這筆補給差別不大,隻能說是聊勝於無。

讓她有點意外的是劉焉說出的第三個犒軍之物。

也不知道是誰給劉焉提出的建議,他居然在此時提到了有興修維護水利工程經驗的好手。

但他既然提到了民生,就別怪她順著這個話題獅子大開口了。

早前喬琰還跟程昱提及,到底是讓馬鈞去改造神臂弓還是紡織機器,考慮到其分/身乏術的情況,讓其去參與到了前者的製作中。

按照程昱的說法就是,後者可以從益州索要。

現在正是時候!

喬琰的眉頭動了動,開口說道:“說到民生,若是大將軍有心,且看那衣食住行衣字在先,就知道其要害性了,聽聞蜀中有好錦,自然有好織工,我於並州新得棉種,以棉花為布,正需人手,不知大將軍可否割愛?”

劉焉麵色一喜。

別看喬琰好像對那水利人手沒什麽興趣,而是轉為提起了紡織之事,但劉焉已聽出這其中有條件可談了。

能讓對方就此收手,怎麽都行!

哪怕在隨後喬琰提出索要的,是三百技藝精湛長於紡織的匠人,劉焉也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再有一條便是,既然劉焉都說了要支援長安一些水利人才,便將水利工具也支援些給她吧。

都江堰鞏固堤壩的石籠可都是用竹子編織而成的,然而最適合大量繁殖的竹子,在現如今的情況下大多生長在南方,尤其是慈竹這種還可以用於造紙,纖維質尤其豐富的,就分布在西南地帶。

人、糧、地都給了,隻是再要點竹子而已算什麽!

聽喬琰在說完了竹子後就沒再多開口,他甚至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

五項犒軍之物決不能算多。

這已經大大超出劉焉的預期了。

何況其中還沒有什麽讓他覺得太過為難的條件。

這些東西一經敲定完畢,且他頭頂上的鍘刀也眼看著挪開了,劉焉甚至覺得,眼前的這場慶功宴也未必不能來上個賓主儘歡。

為了顯示他對喬琰這位代表天子蒞臨益州的大司馬絕沒有什麽提防之心,他甚至乾脆利落地將自己給灌醉了。

不過這一灌醉,倒是讓他又想到了一件事。

早前天師道的盧夫人曾經以通鬼神之術的本事給他占卜過,說的是他恐有大禍將至,按照如今的事態發展來看,她當時所說的竟然分毫不差。

那紙人為火所燃,分明也是指向了綿竹和成都的兩場大火,更是引來喬琰出兵的源頭所在。

雖此時大禍已經化解了大半,但其中稍有處理不慎,他就可能步上張魯或者張修的後塵。

這樣看來,盧夫人還是有些神通的。

劉焉一時之間倒是沒想到,若盧夫人真有這樣的神通,為何不能讓她和她的兒子都成功避開災厄,反而一個成為了喬琰的階下囚,一個逃亡到偏遠之地。

他朝著喬琰問道:“說來,大司馬既已將米賊張魯驅逐到了廣漢屬國之地,對這漢中地界的其餘五鬥米教教眾是如何考慮的?”

喬琰並未猶豫便回道:“留著吧。”

劉焉愣了一愣。

這種堪稱仁慈的回答,著實跟喬琰給他的印象有些不符。

但還沒等他發問,又聽喬琰接著說道:“我聽聞天師道中有一條教令,叫做——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所謂治道便是修路,這漢中往長安的幾條路都太難走了些,正好讓他們派上用場。”

她轉了轉手中的酒杯,笑容中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惡趣味,“大將軍覺得,小過當修路百步,那麽,跟隨張魯此賊叛逆的大過呢?”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