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4(1 / 2)

這些人是這麽想的,其他人也大多不會有例外。

漢末的糧荒將人逼到了起義的絕路上,手中有糧的可要比手握金山銀山更有誘惑力。

有糧的就當老大實在不算個奇怪的想法。

梁仲寧雖按照喬琰的叮囑,為了圓那個意氣殺人的說法,還真給自己灌了不少酒。但他分得清,自己在做完這些事後,忽然消退了幾分恐懼的心態,到底是因為酒壯慫人膽,還是因為——

易位處之,他也會選擇忽略掉卜己這個已死的渠帥,先考慮到手的既得利益!

目送著這些人離去,他回頭就見喬琰踱步從後方的街巷中緩步而出。

在她的衣領上還殘存著先前宴會上潑濺上來的鮮血,因這一番指揮行動倉促,並未來得及有更換的空當,此刻這血跡被她手中在夜風中飄搖的風燈給映照成了一片赤褐色。

梁仲寧剛打算上前說一句“先生辛苦”,讓她儘早回去休息更衣,卻忽然聽到她開口說道:

“該恭喜渠帥了,我觀渠帥麵相,死難危機已解,也是我該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梁仲寧當即大驚。

他慌忙問道:“何故如此之急?”

什麽功成身退?她可不能退!

但喬琰自然是不能跟他說真正理由的。

她這樣著急,無外乎就是因為,她必須在梁仲寧還未曾從今夜的一番驚變中徹底緩過神來,也還來不及思考她搶先對卜己與張伯二人出手的行為漏洞之前,就再次來一出以退為進的戲碼。

這招數玩是不止玩了一次,可隻要有效,誰管到底用上多少次。

尤其是這一招顯然對梁仲寧格外有效。

以他的本事,擔任黃巾渠帥這等規模的隊伍中的領頭人,尚且可以說有些勉強,更遑論是三方人馬匯集在一處,成為大方渠帥。

他現在已不怕城外黃巾會打著替卜己複仇的想法衝殺進來,可一想到需要管理這樣多人的軍糧、訓練與行軍,他就一個頭兩個大。

見喬琰不回這“何故”二字,他殘存的那點酒勁也所剩無幾了。

“請先生務必多留此地幾日。”梁仲寧顧不得此刻還有部從在側,表現出對喬琰過高的倚重,是否會將他的權力分薄出去。

驟然將他架高到這樣的位置上,他滿心隻想著——

若是先前他隻是需要喬琰來協助他周旋於其他幾位渠帥之間,那麽現在,他需要的則是喬琰這策劃謀算本事,來替他維係這兩萬餘人的穩定。

可正如喬琰所說,她先前留下來就隻是為的那個交易罷了。

田氏塢堡先前告破,他軍中存糧充裕;卜己與張伯二人今夜身死,更不複什麽渠帥之間爭權奪利的問題。他此前的災厄死難征兆的確已經不複存在。

他該用什麽理由來留人呢?

梁仲寧覺得自己從未有一刻,在開動腦筋思索上能有此等速度。

隻在從他原本的位置走到喬琰麵前的時候,他就已經靈機一動地將這個理由給想了出來。

“先生實不該走得這樣早!要知道先生之決斷非我所能及,倘若此地三方軍卒生亂,我反應不及,豈不是難免發生傷亡。”

“先生破塢堡,分糧於我等,除二帥,令三方合一,皆是為了犧牲少數,活命多數,可如今,先生難道就忍心看到更多人喪命於此嗎?”

梁仲寧這一串連珠炮說出的挽留之言,充分驗證了一個道理——

口才這東西,逼一逼也是可以逼出來的。

但他這話,著實讓跟在喬琰身後充當保鏢的典韋表情木然了一瞬。

隻不過他的臉有大半都隱沒在夜色裏,這會兒也沒人留意他的表情變化。

周遭的士卒更是將與梁仲寧相似的期待目光投在了喬琰的身上。

這本不該以這樣的年齡成為頂梁柱的軍師先生,在聞聽此言後,抿唇直視著梁仲寧的眼睛,將對方眼中的焦慮看得分明。

她沉默了有一陣子,方才開口說道:“我非救世之人,也尚無這個本事看清,太平道起義到底是否真是變革之道……”

這話簡直像個委婉的拒絕,梁仲寧心情都要跌落穀底了,卻忽然聽見喬琰又說道:“但渠帥所言也不無道理,我會不日修書一封,請人替我送往高密,就此事問詢鄭師。”

她微微歎了口氣,“在得到回信之前,我會協助渠帥的。”

梁仲寧得到這個回複,可算是放心了幾分。

這戰亂之時,往來於兗州和青州之間著實不太容易。

喬琰說需要寫信問詢鄭玄的意見這件事好辦,屆時他想法子讓信件遺失在路上就是了!

然而讓他沒料到的是,喬琰像是鐵了心要請教老師,竟然派出了典韋去送這封信。

這顯然是個完全沒有可能讓他動手腳的信使。

梁仲寧鬱悶了個半死,隻能眼看著喬琰寫了封信,交給了典韋後,讓他帶足了乾糧,出城朝著東方行去,甚至還帶走了那匹原本屬於卜己的坐騎。

他心中腹誹,那家夥說不準就會帶著坐騎和乾糧就此消失無蹤,卻又陡然想起,這人可還有個朋友被關在濮陽大牢裏好吃好喝地供著呢!

以漢代任俠之風盛行的做派,他是必然會回返的。

就算他隨後聽聞,城外屯紮的那兩方黃巾,在得了火場中搶救下來的糧食後當即改口,尊奉他做這兗州地界上唯一的黃巾渠帥,也沒能讓梁仲寧的心情好上多少。

不過……手底下的人變多,好像的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城外眾人各自分得了那些糧食中的一份,或以衣衫,或以本就隨身攜著的布袋,將粟米裝了進去。

在上方原本的渠帥身死的情況下,這種瓜分的方式無疑讓他們有了幾分安全感,也便並未抗拒地接受了被打散後混編的決定。

而多了這麽多張嘴一起吃飯,本該是會讓梁仲寧原本的部從有些潛在不滿的。

卻偏偏,這濮陽城內隨著梁仲寧統一兗州境內黃巾,發生了幾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被關在牢中,本還等著用來勒索贖金的田氏,一改先前對梁仲寧的厲聲斥責態度,而是在聽聞他近來的舉動和“戰果”後,儼然將他視為了未來的兗州之主。

喬琰並未插手此事。

當然更準確的說,這是此前她和田洮之間達成的默契交易,在此時於合適的時機,開始發揮起另一方的效用。

有一些話,已經將自己捧到了賢人能人位置上的喬琰並不方便說,可田氏恰恰可以說!

以梁仲寧此前的階層見識,他不會意識到,身為濮陽本地豪強的田氏對上官都未必有多尊重,對他這個外來者畢恭畢敬,實際上是一件極其反常的事情。

他隻知道,先前指著他的鼻子叫罵的田氏大公子,也得跟在他父親的後頭,甚至將他奉為下一個東郡太守,兗州刺史之流的高官——

這比喝了酒還讓他覺得飄飄然。

更讓他得意的無疑是,田氏做出效忠的表示,絕不隻是對他多有吹捧而已,以田洮為首的田氏族人更利用當地人脈,挖掘出了不少此地的可用之人與糧食庫存。

這些轉變很難不讓梁仲寧的部從覺得,縱然他們這位渠帥取代另外兩位渠帥的統治地位的過程裏,像是還藏著點隱情,或許他那義憤之下的殺人,也有些趁對方不備的意思。

但日子隻要能過好,誰還管這些!

在兗州黃巾不必正麵對峙漢軍的休整局麵下,濮陽周遭更顯得和平寧定。

此時本就是春耕時分,因黃巾之亂的緣故已經耽擱了不少時日,再拖下去便遲了。

喬琰當即自黃巾軍中遴選出了一部分,在田氏交出的田地上先落了種,等一切操持得當就已接近了春四月。

而後便發生了對梁仲寧來說的第二件好事。

先前東郡東阿縣抗擊黃巾,張伯發展出的下線,也就是那位東阿縣丞王度,被當地民眾與豪族聯手擊敗,並未成功取下東阿。

更加倒黴的是,他在率隊返回濮陽的路上,因軍中矛盾被殺。

在徹底將三方黃巾掌控後,梁仲寧本打算將東阿當做自己的練兵之地,也好叫兗州境內的其他地方知道,他雖常處濮陽不出,卻有攻占兗州全境的本事。

然而還不等他出兵,東阿便已經舉兵來投。

領隊的薛氏薛房,自言與田氏之間有姻親關係,如今既然田氏投了黃巾,聽從梁仲寧的吩咐,也自不必負隅頑抗。

梁仲寧喜出望外。

王度此人本也不是他的部下,又早已經身死,他接納薛房入黃巾軍內可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何況薛房並非是一人前來的,他還帶來了薛氏壯丁以及金銀米糧,實在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有這兩件事在,他梁仲寧在兗州的地位無疑是更為鞏固了。

四月初七,兗州還降下了今春的第一場雨。